椅旁CAD_CAM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ZhuYuanxiang 2023-02-22 09:57:47
Categories: Tags:

郑梓婷, 闫文娟. 椅旁 CAD/CAM 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研究进展[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 1.

摘要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 CAM)技术的快速发展,椅旁 CAD/ CAM 修复牙体 缺损逐渐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新趋势。而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与修复体的固位、美观及牙周组织的健康密切相 关,是衡量修复体远期临床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修复成败的关键因素。临床椅旁 CAD/ CAM 操作 中,从牙体预备、口内扫描到设计研磨等每个步骤均会对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从椅旁 CAD/ CAM 可切削材料、牙体预备、印模方式、制作工艺等方面来阐述椅旁 CAD/ CAM 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 影响因素。

正文

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是指预备基牙与修复体 边缘的密合程度,是影响修复体临床使用的重要因 素。Holmes[3]提出的完全边缘间隙为代表,包括水 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边缘间隙,Mclean[4]推荐 120um 作为临床接受的最大间隙值。不良的边缘密合性, 会引起边缘粘接剂的溶解、微渗漏,产生继发龋、 牙髓病及牙周组织炎症等,降低修复体的固位力与抗折能力,影响美观及远期修复效果。 目前研究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方法有多种,可 分为口内直接法和体外间接法。 1. 1 口内法 主要为肉眼观察和探针检查法, 通常认为肉眼观察不到间隙、探针不能进入修复体 边缘及基牙间,即达到良好的边缘密合性[5],可作 为临床追踪修复体远期修复效果的指标,但检查结 果会受到检查者的主观性影响,且该方法不适合评 估龈下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

sec0102 体外法 根据是否破坏实验代型及修复 体,可分为片切法和无损测量法,如间隙印模法、 三维分析法、Mirco- CT 法等。片切法,是指将试 件进行片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剖面的边缘及内 部间隙,测量边缘微渗漏情况,以评估修复体的边 缘适应性。该方法属于定量分析,应用广泛,准确 可靠,但观察的仅是试件剖面情况,并不能完全反 映修复体整体情况,且该方法具有破坏性,会造成 修复体和代型的损坏。

(1)间隙印模法是利用低黏 度、流动性材料,如硅橡胶、流动树脂等,来复制 修复体与基牙间的间隙,通过比较间隙模型的厚 度、重量、密度,以评估修复体的适应性,是一种 直接、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6,7]。但该方法难以保证 印模材料的完整性及完全就位,使得测量值不精 确,且印模材料的流动性会影响间隙模型的厚度, 影响测量结果[8]。

(2)三维分析法是通过非接触式扫 描仪和专用软件,对修复体与代型进行拟合配对分 析,可根据生成的偏差色谱图来定性观察整体适应 性,也对配对点云图进行定量分析,可获得更多的 适应性信息[9,10]。Micro- CT 法可实现对边缘间隙进 行定性定量检测和三维重建,更客观真实、更全面 反映修复体与基牙间的密合程度,但由于不同材料 之间的辐射吸收系数存在差异,易造成辐射伪影, 影响观察准确性[11]。

总结

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是影响其远期修复效果 及临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显示,椅旁 CAD/ CAM 制作的大部分修复体均能满足临床使 用需要,达到良好的边缘密合性。但是影响椅旁 CAD/ CAM 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因素众多,除椅旁 CAD/ CAM 可切削材料、牙体预备、CAD/ CAM 系统及制作工艺等因素外,还主要包括粘结剂的种 类、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而评价修复体边缘适应 性的远期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的体外实验和长期的 临床实践来研究及验证这些因素与修复体边缘适应 性的关系,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临床 医生在进行椅旁 CAD/ CAM 修复时,应规范临床 治疗中每一个步骤,遵循修复原则,结合牙体缺损 的大小、部位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 料和修复类型,以达到更好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 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